进入专题: 体用一源 朱熹 。
象是主体(《易》之作者、读者)之象,离开了作为主体的人,象的意义即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无所依凭。理解《周易》思维的整体生成性必然要涉及两个基本点。
立天之道曰阴与阳,天道即阴与阳,又阴阳之义配日月,天道是就日月而言,日为阳,月为阴。《黄帝内经》载: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神话学上的太一神,历代典籍记载很多,如屈原《楚辞·九歌》中有《东皇太一》篇,太一是作为神灵出现的。关 键 词:《周易》 易学 生成 思维 人是有思想的。(42)忧患意识是主体责任与担当的体现,是《周易》主体性思维的最好体现。
这样的忧患意识,使人在某一特殊情境下能够体验到内在的担忧、恐惧和痛苦,是人对自身及其生活世界的一种否定性思维的结果,能够促使人们形成对人生与社会危机的预知能力和强烈的责任感受能力。前一个生是动词,生存、生活,使万民生存。以崇高之德而处卑之下,谦之义也。
关于体用概念的来源,学界有很多讨论,本文不予赘述。正是建立在这样一种理解上,朱子认为伊川所说的一源并不是指体用两者不加分别的浑沦一体,而是认为两者有精粗先后之别。天地未有,万物已具,此是体中有用。古之君子所为善学者,以其能通于此而已。
黄干的这个概括是否属实呢?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出版的万有文库本《周子全书》收有朱子的《太极图说解》,比通行本多出了一些小注,其中有一段解文如下: 是以自其著者而观之(小注:是就阴阳上看),则动静不同时,阴阳不同位,而太极无不在焉(小注:可见道之显微而无间也)。由此我们可以佐证,《易传序》中的一源无间也是描述体用、显微两者同出一源、融合无间,以此说明理象两者密不可分的关系。
已发则是指内心有了明显的思虑、情感活动的状态。其曰体用一源者,以至微之理言之,则冲漠无朕而万象昭然已具也。言外之意,体用两者相较,体为先为精,用为后为粗,用之理全部来源于体,此之谓体用一源。不过,从根本上来说,他认为义理要先于象数。
也就是说,朱子不仅体悟到体用一源,显微无间具有本体论的意义,而且认为伊川的这一命题是对濂溪《太极图说》道体理论的继承,从而具有道统的意义。在中和新说中,朱子改变了中和旧说中先察识,后涵养的说法,而认为应该先存养,后省察。朱子回应说,伊川的这个说法其实非常缜密。及其动也,事物交至,思虑萌焉,则七情迭用,各有攸主,其所谓和,是乃心之所以为用,感而遂通者也。
如果进一步分析的话,这里的体应该是指太极之理,而用则应该是指动静阴阳之理。在改定了《太极图说解》,并写了一篇回应质疑的文章后,朱子应该是将其一起寄给了吕祖谦征求意见,吕祖谦看过之后,回信说:向承示以改定《太极图说论》《解》,比前本益觉精密。
今下一前字,亦微有前后隔截气象,如何如何?熟玩《中庸》只消着一未字,便是活处,此岂有一息停住时耶?只是来得无穷,便常有个未发底耳。(22) 有人怀疑朱子在《太极图说解》中体立而后用有以行的说法与伊川体用一源的本义不合。
天地既立,此理亦存,此是显中有微。在解说《太极图说》最后一段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时,朱子使用了故有三才之别,而于其中又各有体用之分焉的说法。而显微无间则是从至著之象上说,隐微之理就存在其中。在此,朱子只是从理的角度进行论述,他认为体用皆是指理。朱子在这里用显微无间对《太极图说》进行注解,其内涵比较容易理解:理为微,气为显,理气一体,故显微无间。此时朱子对体用一源,显微无间的解释,和伊川原意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
本文想重点讨论体用一源,显微无间命题,因为这一命题在宋明理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本体论、方法论意义。⑨后来读到胡宏的《与曾吉甫书》,朱子发现与自己的观点不谋而合,因此对自己的观点更加自信。
⑧这一解释与我们的理解是一致的。(23)《与朱侍讲》,《东莱集》卷七,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答张钦夫》,《晦庵集》卷三十二) 也就是说,未发、已发不再是心性关系,而是指心体流行的不同状态、阶段:未发是指内心相对静止,没有思虑、情感活动的状态。但是,当他用体用一源对《太极图说》进行注解时,却包含歧解。
其曰:至微者理也,至著者象也,体用一源,显微无间。因此,没必要本末倒置,沉迷于琐碎的象数中,否则就是寻流逐末,术家之所尚,非儒者之所务④。黄干认为,朱子独自体悟到了这个命题的深意,又将其系统整理并演绎出来,以便让后学容易领悟,从而使得周、程之道重新光显。而所谓显微无间,朱子认为是从象的角度来谈理象关系:象显而理微,至显之象中即包含至微之理,所以象理两者无间。
注释: ①程颢、程颐:《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第582页。他批评张栻未发之前的说法容易给人一种感觉,即未发与已发相互隔截。
从朱子的回应来看,我们猜测质疑者可能认为伊川体用一源的说法应该是指体用同时并存,而朱子体立而后用有以行的说法,则意味着体用有先后之别,因此如果遵循伊川体用一源的原义,就不能使用体立而后用有以行的说法。言理则先体而后用,盖举体而用之理已具,是所以为一源也。
也就是说,朱子早期关于体用关系的看法受到了延平的影响,倾向于从体用浑融无间的角度来理解体用一源。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本的《朱子全书》此处亦作论曰,应该是朱子著作的原貌。
在己丑之后,相应于变化之后的心性论、工夫论,朱子主要是在体先用后体立而后用有以行的意义上来理解这一命题。也就是说,伊川认为通过对《周易》文辞的深入把握,是可以掌握圣人作《易》的深意的。乾道丙戌,尽管他的思想发生了一次变化,但是他对体用一源的看法并没有改变,这从其一念间已具此体用的说法可以看出。当然,显著的天地万物产生之后,作为其根据的隐微之理也就存在其中,这就是显中有微显微无间。
盖性无时不行乎心之用,但不妨常有未行乎用之性耳。至于怎样才能得于辞而能通其意,就要理解以下内容:至微者理也,至著者象也,体用一源,显微无间。
自象而言,则即显而微不能外,所谓无间也。可以说,朱子以先后精粗体立而后用有以行来诠释伊川的体用一源,与其视理为世界本源、阴阳之气活动的本体的看法有密切联系。
如孟子称尧舜之道,孝悌而已矣,人皆足以知之,但合内外之道,使之‘体用一源,显微无间,精粗不二,衮同尽是此理,则非圣人不能是也。道德高尚却很谦卑,是谦卦的卦义。
上一篇:党史百年天天读 · 10月17日
下一篇:党史百年天天读 · 10月12日
【注释】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公共服务中PPP模式行政法律制度研究(项目批准号:16BFX052)。···
饮食其实,无论过滤还是优先化,立法规划都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基于诸多因素所作的选择或者说取舍。···
饮食其五,需要再一次指出的是,虽然系统论宪法学借用了宪法学的名称,但系统论宪法学并无意于打败或者取代政治宪法学或者规范宪法学。···
饮食[23] 界限是两者之间的中项。···
饮食更重要的是,不同于陈文的路径——搜寻作为宪法规范之普遍含义的言论自由条款的解释——本文将以侵权责任构成的既有(民法)教义学为基本场域来分析舆论监督权在其中的可能位置与可能作用。···
饮食根据《解答》,在评论文字所依据的事实基础基本属实的前提下,主要看是否存在侮辱他人人格的内容,如有侮辱性的内容,则构成侵权。···
时装[8]其次则是数据使用情况的不透明性。···
时装三、宪法的结构性控制与改革自身的正当化价值 (一)宪法结构性控制及其前提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并没有从修宪开始,而是在全国人大常委会支持下,由中央推动在地方试点,从先行试点到各省市全面推开,再到修宪和国家···
时装可见从传统视角来观察,无论在合法化来源还是调整对象方面,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的界限都相对分明。···
时装宪法价值关系主体的价值需要不是一元的,而是多元的,有时甚至是对立的。···
时装Copyright (c) 2018-现在 XML地图html地图 All Rights Reserved. 测试站点,免责声明:网站中图片/CSS/JS等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本程序仅供研究学习使用,切勿违法使用,该程序使用后发生的一切问题与本站无关!
天气预报 | 寒露后,天渐凉:【独家视频】阿石拉比任凉山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副州长、代理州长、【独家视频】阿石拉比任凉山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副州长、代理州长四川“加强针”开打!接种流程......
【招聘公告】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2022年医学高校毕业生双选会招生简章@凉山人!快来领你的电子身份证! XML地图 网站源码 统计